富贵险中求,也在险中丢。求时十之一,丢时十之九

  • 育人教育
  • 时间:
  • 作者:顾永胜
  • 来源:0513.city

早起的鸟儿有虫吃,早起的虫儿被鸟吃

这句话核心是:勤奋进取能获机会,但需看清自身定位与环境,盲目行动反而可能吃亏。


富贵险中求,也在险中丢。求时十之一,丢时十之九

这句话核心是:富贵往往需要冒险获取,但风险也常让人失去富贵;能冒险成功得富贵的人极少,因冒险失败失去一切的人却极多,强调冒险求富贵的高风险与低成功率。


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,一切祸福,自作自受

这句话核心是:付出什么样的行动(种下“因”),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(收获“果”),人所经历的福与祸,都是自己的行为造成的,最终需自行承担。


初生牛犊不怕虎,待到长成反怕狼

这句话核心是:人年轻时因阅历浅、顾虑少而无所畏惧,可随着成长、经历增多,反而会因懂得风险和后果而变得谨慎胆小


活到老学到老,还有三分学不到

这句话核心是:人应终身坚持学习,但知识无穷无尽,即便一辈子都在学习,也总有很多知识是无法学完的,强调学习的长期性与知识的无限性。


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,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

这句话核心是:看似可怜的人,其处境多源于自身过往的过错;而让人觉得可恨的人,背后也藏着不为人知的痛苦与无奈,强调人与事皆有两面性,可怜与可恨、可恨与可悲往往相互关联。


未经他人苦,莫劝他人善;你若经他苦,未必有他善

没经历过别人的苦难,就不要轻易劝别人善良;如果你真的承受了和他一样的苦,未必能做到像他那样(甚至可能不如他),强调不要站在道德高地随意评判他人,要体谅他人处境的不易。


久病床前无孝子,久贫家中无贤妻

简单说就是:长期卧病在床,再孝顺的子女,也可能因日复一日的劳累、压力,慢慢消磨掉耐心,难以始终保持最初的细心照料;家里长期贫穷,生活的窘迫、琐事的磋磨,也容易让原本贤惠的妻子,逐渐被现实压得失去平和心态,很难一直维持温柔贤淑的状态。

这句话本质是在感慨,长期的困境(疾病、贫穷)会极大考验人性和亲情、爱情,即使是原本品性很好的人,也可能在现实压力下变得力不从心或心态改变,并非否定“孝子”“贤妻”的存在,更多是对生活现实的一种无奈总结。


天才是1%的灵感加99%的汗水,但那1%的灵感是最重要的,甚至比那99%的汗水都要重要

简单来说就是:想成为天才,得付出99%的辛苦努力,但那1%的灵感才是最关键的——哪怕努力占了绝大多数,可没有这一点点灵感,再大的努力也很难成就真正的突破,所以灵感比努力本身更重要。再次提醒,后半句“但那1%的灵感是最重要的……”并非爱迪生原话,是后人添加的评论,并非爱迪生对“天才”的完整定义哦。


以德报怨,何以报德。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

简单说就是:别用好心去迁就那些伤害你的人,要是这么做了,那真正对你好的人,你又该拿什么特别的方式去回报他们呢?对那些亏待你的人,就用公平正直的态度对待——不刻意报复,但也绝不纵容;而对那些真心帮你、对你好的人,才该用同样的善意和恩情去回应他们。


酒肉穿肠过,佛祖心中留,世人若学我,如同进魔道

简单说就是:我(济公)即便喝酒吃肉,心里也始终装着佛祖、坚守着对佛法的虔诚;但普通人可别学我这样做,你们要是盲目模仿我喝酒吃肉,没有内心的真修行,只会偏离正道,跟坠入魔道没两样。

这句话的核心是强调“修心”的重要性——真正的信仰在内心,而非表面形式,但这是济公基于自身修行境界的特殊表现,并非给普通人打破戒律找借口,反而提醒世人别只学表面行为,忽略了内心的敬畏与修行。


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;尽信老人言,终生未向前

简单说就是:不听取老人的经验建议,很容易在当下就栽跟头、吃亏;但如果对老人的话全盘相信、不加思考,不敢有自己的判断和尝试,那一辈子都很难有新的突破和进步。

这句话的核心是辩证看待“老人言”——既要尊重长辈的经验(能帮我们少走弯路),又不能盲目迷信(否则会被旧观念束缚,难以成长),关键在于“听”的同时要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。


穷养儿女志,富养儿女德

简单说就是:家里条件普通时,别过分满足孩子物质需求,要让他们在适度的磨砺中学会吃苦、树立志向,明白想要的东西得靠自己努力争取;家里条件优越时,更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,比如善良、谦逊、有同理心,避免他们因物质富足而变得骄纵、自私,忘了做人的根本。

这句话的核心是根据不同家境,抓住教育的重点——“穷养”养的是孩子的志气和抗挫力,“富养”养的是孩子的德行和格局,最终都是为了让孩子成长为有担当、有修养的人。


人无横财不富,马无夜草不肥 。横财不富穷苦命,夜草不肥劳碌马

前半句:想快速富起来,光靠死工资不行,得有额外的机会或收入;就像马要长肥,不能只吃白天的草,得加顿“夜草”。

后半句:可就算有额外机会,要是没那个能力、运气,或是忙得连抓住机会的精力都没有,最终还是没法借机会改变现状。


好马不吃回头草,若有良草皆可调

前半句:说的是有骨气的人,不会回头去碰那些曾经放弃过的人或事,更愿意往前看,不纠缠过去。

后半句:但要是“回头的机会”本身是真的好、真的值得争取,那也不用死守“不回头”的规矩,该把握就把握,灵活点更重要。


兔子不吃窝边草,窝边有草何必满山跑

前半句:本来是说兔子为了藏好自己的窝,不会吃窝旁边的草,后来用来指人做事会顾及身边的人(比如熟人、朋友),不轻易动身边的资源、不损害身边人的利益。

后半句:但反过来想,如果身边就有现成的好机会、好资源,没必要舍近求远到处奔波,与其费劲往外找,不如抓住眼前触手可及的“草”。